首页 - 教育频道 - 增加信贷投放!央行一天开两次会 召集24家金融机构 加快批贷进度——石家庄新闻网

增加信贷投放!央行一天开两次会 召集24家金融机构 加快批贷进度——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6-09  分类:教育频道  作者:seo  浏览:1919

在宽信贷需要供给侧进一步加强的时期,金融监管部门召集银行召开信贷形势分析会的频率也在增加。

5月24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银监会于5月23日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分析研究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信贷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官网的消息,当天,央行还召开了另一个相关的重要会议——3354央行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央行系统要主动作为,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金融政策,将普惠性小额贷款支持工具的额度和比例提高一倍;惠特尼今年,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加贷款和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与金融机构共同肩负起金融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市场的重任。

信贷形势分析会指出,受国内外突发因素影响,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齐心协力,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基本态势。并强调金融系统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大数量和稳定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安全与供应、水利基础设施等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持房地产信贷稳定增长,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卡车司机贷款、个人住房和消费贷款等。实行延期还本付息。

受多地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目前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4月份新增信用社数据出现超预期疲软,反映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多位分析人士认为,5月份信用社数据仍难有明显改善。当前,需要加快落实更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强宏观政策调整,稳定经济。

时隔近5月再次见面释放出什么信号?

这是继2021年12月底之后,时隔近5个月再次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与上次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参与的金融机构数量更多,涵盖的银行类型更广,反映出在新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严峻环境下,监管层希望各类银行机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基本态势。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

1998,zhengu.shtml">诊股)就保持信贷适度增长的主要做法作了交流发言。

  相比之下,出席2021年12月会议的金融机构只有12家银行。实际上,原本一年一度的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座谈会(通常为每年11月份左右召开)自疫情后出现了一定调整,2021年召开过两次座谈会,分别是2021年8月和2021年12月,均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彼时会议频次调整的背景,也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与2021年12月底的会议相比,5月23日召开的会议中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更为严峻。不同于2021年12月会议仅提到的“我国经济发展虽然面临短期下行压力,但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此次会议指出,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近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央行5月23日召开的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也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货币信贷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不同类型银行“任务”各有侧重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及时推出并有序实施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金融机构主动作为,一季度货币信贷保持平稳增长,有力地支持了今年经济金融平稳开局。

  会议指出,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近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齐心协力,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信贷投放中应发挥何种作用也分别作出安排。具体来说,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要充分发挥补短板、跨周期调节的作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主动发力、多作贡献,股份制银行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型城商行要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各主要金融机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调动行内各方面力量,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强化政策传导。

  会议强调,金融系统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落实政策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要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平衡好信贷适度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稳增长政策需“再加力”

  随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市场普遍呼吁要尽快落地实施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扎实稳住经济。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涵盖6方面33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等方面,尤其是围绕兜底民生、纾困企业方面出台了多项增量政策,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其中,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常会明确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推进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等。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表示,国常会在原有稳经济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税收减免范围和力度,同时加大了贷款政策支持,可以明显看到今年国家稳增长的决心和魄力,而且对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尤为侧重,这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重要的提振作用,政策中对乘用车购置税的减征,也能有效提高汽车消费需求。从实施的6个方面33项措施来看,重点在给市场主体节流开源、促销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上,随着疫情的逐步恢复,全国的重心逐步回归到全力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上。

  不过,一系列稳增长增量政策从落地实施到见效仍需时日,5月信贷社融数据在疫情扰动下仍难有明显起色。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当前信贷需求明显偏弱,资金淤积形成“堰塞湖”,短端利率明显低于政策利率。疫情反复对实体经济已形成较大冲击,在此情况下,短期内信贷投放实质性恢复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5月份以来信贷依然低迷,票据贴现利率持续维持低位,要实现稳增长,迫切需要政策“再加力”。后续来看,5月信贷投放情况取决于最后一周的冲量情况,而6月份是半年末月份,也是实现2022年上半年收官节点,预计央行会进一步强化指导力度。

  央行5月23日召开的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要求,要果断应对,在落实好已出台政策的同时,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对接新的有效信贷需求。

.klinehk{margin:0 auto 20px;}

快捷导航
最新发布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