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2 分类:教育频道 作者:seo 浏览:3937
上海卫生科普资源库。
上海健康促进中心出品的上海健康科普图书馆(昵称“上海小康”)新媒体平台,依托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和科普资源库,致力于打造权威的健康科普信息发布平台。
美丽人生
从“心”开始
——
云讲堂开始了!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乔颖副主任医师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心
导演陈俊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AAC0lEQVR42mNkYAAAAAYAAjCB0C8AAAAASUVORK5CYII=" data-src="https://pics2.baidu.com/feed/e850352ac65c1038d9060e09dce7e719b27e8986?token=4c16c80edfda35ae8e3e57912771feac&f=jpeg" data-width="1080" data-height="1080" />康康敲黑板
一
疫情下出现短暂的焦虑、抑郁情绪,这是人之常情。
而有些人会烦躁甚至愤怒,把这些问题全部归因于疫情,为什么?
01
压力之下的焦虑、恐惧、抑郁,都是向内投射,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但压力之下的烦躁、冲动,就是向外投射,和别人过不去。
02
我们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一定良萎不齐。如果过于关注负性信息,就会忽略一些好的、积极的现象。
03
信息过载,负性情绪容易滋生。我们可以适当抽离出来,客观看待信息。一方面调节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宝贵时间。
我们可以把这些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们可以做志愿者,主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身体力行做一些事情,也带动别人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改变问题的行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
当下,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中,我们如何进行心理重建?
大家已离岗时间很长,突然要回到可能比以前节奏更快的工作中,会有不适应,需要一点时间慢慢调整。
首先,
做好自己作息的管理。
一定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把吃饭、睡觉的时间固定下来,并留一点时间给运动。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次,
制定合理的方案或目标。
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工作上扑面而来的压力,会面临很多重要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要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方案或目标。
我们可以把一些紧急的目标放在前面,还有一些可以等待的目标就先放一放。
我们也可以调整目标的难度,把一些简单、容易做到的目标放在前面,把一些困难的目标放在远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节奏,积累信心回到工作状态。
最后,
做好应激心理问题干预。
疫情期间,绝大部分人可能出现应激下的心理问题是短暂的,可以自行治愈。
少部分人可能会发展成一些慢性应激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因此,需要及早筛查,如果有问题,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和个体化干预。
原标题:《复工后如何调整心理?烦躁压力怎样应对?这个“心”访谈不容错过!》